简体中文 Chinese
└ 新闻速递

China SIF第2期:基金会资产管理大讨论

浏览次数 : 2422
更新时间 : 2012-05-11 14:00:00

公益基金会作为一个对兴办、维持或发展某项公益事业而储备资金或专门拨款进行管理的机构,资产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随着4月份民政部发布《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基金会资产管理的问题再次被广泛讨论。

现场合照

  2012年5月11日,中国责任投资论坛邀请到了来自美国卡尔弗特集团共同创始人兼商道纵横董事长施伟恩、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社区福利基金会、中融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10多家机构的代表就国内外基金会资产管理的投资理念、风险控制和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基金会资产需要保值增值

  与会的基金会代表认为基金会资金应该进行保值和增值。目前国内非公募基金会要做得比公募基金会放开一些,公募基金会主要考虑社会影响力的问题可能更保守一些。但无论如何,基金会在投资过程中要分清资金的性质,从不影响善款使用的角度考虑,可以把自有资产这部分作为一个中长期投资的考虑。对于捐赠资金的部分,要征求捐赠人的意愿。总体来说,保本是基金会进行资产保值增值的必要条件。

基金会进行投资需考虑社会影响

  美国最大社会责任投资公司之一卡尔弗特集团共同创始人兼商道纵横董事长施伟恩认为,基金会资产管理首先应该考虑社会责任。责任投资,一方面可以让基金会的资产能够得到妥善的管理,同时基金会也可以用市场的力量去影响公司的行为。美国的基金会,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投资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方式去看待这些问题,有的基金会有一整套的ESG(环境、社会、治理)因素分析,关注投资标的或者是投资资产的环境、社会影响和公司治理问题。也有的基金会只是关注个别的有特征的因素。有的基金会已经完全形成一套成型的筛选机制,而有的可能只是开始逐步了解这些概念。

资产管理机构需要更多的产品创新来满足基金会需求

  通过与资产管理机构的讨论,大家探讨是否可以发挥银行的渠道和信托公司的管理方式,发展出一类公益创新的理财产品。这样的产品,向社会的投资人募集,每年给予固定的回报,超额部分的收益拿出来投入公益基金会。或者是资产管理机构与慈善机构共同发起一个指定的慈善项目,做这样的业务,对投资人来说并没有损失,而且获得了一个比较稳定、相对低一点的收益,而超额的部分满足了他们做善事和善心的想法和要求,也符合目前的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的要求。同时,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公益资金可以对投资市场,对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

 

报道原文:http://csr.stcn.com/content/2012-05/14/content_5625909.htm